AICoin动态

网站首页

帮助中心 2025-08-02 14:45

  化学工程学院符远翔团队的关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金属有机框架及其衍生物在电化学能源转换与存储领域取得新进展。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 (52332007 和22175174),贵州理工学院高层次人才启动项目(2023GCC021),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黔科合基础 ZK [2022] 一般171),贵州省高等学校能源化学特色重点实验室(黔教技[2022] 035)和贵州省青年科技拔尖人才项目 (QJHKY [2022]084)等项目的资助。化学工程学院&贵州省高等学校能源化学特色重点实验室符远翔第一作者,仇伟和黄宏升为共同作者;华南师范大学罗玉红副研究员和林晓明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国家级人才朱起龙研究员分别为本文的通讯作者。该工作为符远翔研究团队在2025年发表的第三篇储能方面的重要成果。前两篇分别为《Materials Today Communications 2025, 46, 112534》(中科院3区,IF=4.3);《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25, 683, 507》(中科院1区TOP期刊,IF=9.7)。

  在众多的能源材料中,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及其衍生物相较于传统电极材料展现出显著优势。这些优势包括:合成成本低、孔隙率可调、功能可定制、电化学稳定性好,以及其形成复杂异质结构的潜力。第一性原理计算能有效预测MOF基材料的电子结构以及能量转换与存储的机理(见图1)。

  本文重点关注金属离子在MOF及其衍生物多孔结构内的吸附与扩散行为,以及它们在不同电化学条件下的电催化行为与结构稳定性。首先阐述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在电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随后详述其在研究MOF及其衍生物于以系中的电化学行为方面的应用: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钾离子电池、锂硫电池、超级电容器、电催化以及其他电池体系(见图2)。

  在文中提供机理层面的见解,并展示第一性原理计算在MOF及其衍生物合理开发和优化应用于多种能源的存储过程中具有的预测潜力,以及设计的思路和发展的方向(见图3)。

  下一条:食药用真菌资源多样性及其开发利用团队在蕨类植物真菌多样性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上一篇:7月31日股票ETF市场资金净流出超100亿元

下一篇:谁懂啊?高考后没做这件事80%的人都后悔了……

猜你喜欢